中央農村工作會議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舉行。延續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而努力奮斗”。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沒有農業強國就沒有整個現代化強國;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社會主義現代化就是不全面的。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新時代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任務,人力投入、物力配置、財力保障都要轉移到鄉村振興上來。要全面推進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個振興”,統籌部署、協同推進,抓住重點、補齊短板。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依托農業農村特色資源,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強龍頭、補鏈條、興業態、樹品牌,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農業強國
中央農辦主任,農業農村部黨組書記、部長唐仁健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稱,這是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著眼統籌“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大任務。
唐仁健在該文章中稱,要準確把握建設農業強國的內涵特征和基本要求,明確發展目標,找準突破重點,走出一條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強國的基本內涵包括六個方面,分別是:供給保障安全可靠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重要基礎,科技創新自立自強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根本動力,設施裝備配套完善是是建設農業強國的物質支撐,產業鏈條健全高端是建設農業強國的突出標志,資源利用集約高效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內在要求,國際競爭優勢明顯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
“‘農業強國’的內涵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理解!敝袊r村發展學會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魏后凱對第一財經分析稱:一,農業強國是一個國際比較概念,通常指那些農業發展走在國際最前列的少數國家;二,農業發展的整體或者某些重要方面能夠體現出“強”的能力和競爭力;三,農業發展和現代化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農業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基礎和前提,只有具備條件的少數國家才可能在農業現代化的基礎上最終建成農業強國。
他認為,立足國情并吸取國際經驗,農業強國應該具備“四強一高”的基本特征。
具體來說,“四強”是指農業供給保障能力強、農業競爭力強、農業科技創新能力強、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強;“一高”是指農業發展水平高!八膹姟睕Q定了“一高”,“一高”又代表了“四強”。
山東農業大學地方政府與鄉村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國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固然國外現代化農業強國模式有其合理之處,值得借鑒,但絕不能簡單照搬照抄。畢竟中國有著與之截然不同的國情、農情,比如在資源稟賦、農耕歷史、發展階段等方面,因此要想實現農業強國,勢必要立足現實。此外,建設農業強國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歷史任務,將伴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過程,尤其是在中央頂層設計之后,要貫徹落實到地方基層。
在地方調研中,他發現仍然存在一些不切實際的面子工程,地方政府花了大量精力和資金,而真正群眾急需的事項,卻無法排上議事日程。
產業振興
在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之后,中央啟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到,“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
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繼脫貧攻堅之后,鄉村振興成為中央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的工作。
中國農業大學國家鄉村振興研究院侯玉峰博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農村發展的根基在于產業發展,核心是解決農民增收問題。發展產業不僅是農民增收、實現脫貧的現實基礎,而且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實現穩定脫貧和持續增收的長效措施。
侯玉峰稱,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離不開專業團隊幫助農民將鄉村價值挖掘出來,盤活鄉村資源,發育新業態,通過市場化運營機制,能夠有效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
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為例,這里集“邊疆、民族、貧困”為一體,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典型代表。侯玉峰稱,怒江州的高黎貢山、中緬邊界、民族風情,是當地發展文旅產業,實現“兩山論”的良好基礎。
2021年3月,中國農業大學團隊前往怒江州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深入推進鄉村振興的村級實驗示范工作。該項目經過一年半的建設,建立了怒江州第一個自然村域的專業合作社——怒江古炭河鄉村文旅專業合作社,設計并建立一種農文旅三產深度融合新業態,同時建立了一套鄉村資產增值運營新機制等。
怒江州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石云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加快產業發展是鞏固拓展怒江州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讓各族群眾過上更好日子的重要基礎。面對當前重大發展機遇,全州將依托獨特的資源稟賦和特色優勢,扎實推進以旅游、綠色香料、峽谷特色農業等為重點的六大產業發展,闖出一條符合怒江實際的現代化產業發展之路。
他提到,怒江州將聚焦產業振興,做精做優特色產業。具體來說,持續做好草果產業提質增效,做好“一村一品”產業能力提升等工作。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發展作用,推進“三品一標”示范鄉、示范村建設。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推動草果特色莊園規劃建設,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世界級高山峽谷旅游勝地示范樣板。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和訊網無關。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最新評論